中国具有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基础的区域

  生物技术产业为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这个产业具有技术门槛高、人才门槛高、资金壁垒高、投资周期长和高附加值、高回报的特点。这个产业发展前期要求研发的投入比较大,因此具有较高的风险。
  鉴于生物技术产业的这些特点,我国不可能在所有的省份和区域都可以发展生物技术产业。能够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地区必须拥有技术开发的力量,人才的群体和资本的实力以及现代高科技企业的发展的新型理念,即对知识经济的真正理解和拥抱。中国目前同时具有以上基础的地区只有两个半地区,即京津冀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及有半块地之称的珠江三角洲。这三个区域也是中国经济的三个重要发动机。
生物技术产业应该是距离大都市一百多公里的位置最为合适。
  考虑很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域,人们会突然发现,几乎每个重要的高新技术区域都是在距大都市一百多公里的位置上。这是个市场规律。任何一个产业在起步时都会考虑成本和效率及工作环境,产业初期是创业者最短缺资本的时候,因此运营的成本要保持低廉,大都市内劳动力的昂贵满足不了这样的要求。对于生物技术产业来讲,投入大、周期长,对于成本的要求会更高。同时高新技术产业还要求工作环境比较安静以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很难想象在一个灯红酒绿的区域,高新技术企业如何创建与生存。
  生物技术产业最大的门槛是技术与人才的门槛。资本有史以来都是自由流动的,尽管产业的资本门槛是有的,但它不是产业最主要的壁垒。而人们通常看不到的一个最大的门槛是新经济的概念。"天生"注定中国的很多地区无法在较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这是由本地区的政府官员、公务员、企业家与全民所受教育的素质决定的。
  美国风险投资协会2002年在全美五十一个大城市中对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表明,有九个城市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较好。这九个城市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大学与研究机构密集,基础研究和开发能力较强,同时技术的商业化能力较强。这九个城市包括旧金山、圣地亚哥、波士顿、华盛顿、纽约等。这项研究并未涉及新经济的理念的问题,因为新经济已经在每一个美国人的大脑中根深蒂固了。
  因此,我们国家应该集中优势资源在上述三个区域内规划生物技术产业,成熟一个支持一个。应该使用国家的政策杠杆、税收的杠杆和资本的倾斜,调动民间与海外学人的积极性,快速地构建中国的生物技术产业群。这样我们才有望在十年后,在国际舞台上有我们的大型生物技术跨国集团的出现。
  天津市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工委书记和管委会主任、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皮黔生先生以其独到的远见和魄力在今年七月从美洲考察归来之后,借"泰达生物"(8189)在香港二板挂牌之际,正式宣布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区将于近期斥巨资投入生物技术产业,通过进一步开放和大力引进海外生物技术与管理方面的人才,在新区内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
  这一产业链条包括了基础研究(大学、研究机构 Fundamental Research)、应用研究(Applied Research)、产品与技术的发现与发明(Technology and Products Discovery & Invention)、产品的临床研究或应用测试(Clinical Research on Products Testing)、中试与报批(Pilot and Approval)、 规模化生产与市场营销以及专项投资与研发基金。
  除此以外,天津滨海新区还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的海滨规划了1.2平方公里的区域用于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目前天津泰达华生生物园正在肩负着这个区域的规划工作。
  相信天津滨海新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前期的巨资投入会引入国内外民间资本数倍至数十倍的投入,加上大面积、集中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基础设施,一个新兴的生物技术(包括生物医药)的产业群体将在天津滨海新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崛起,从而使京津地区可能成为中国最为活跃的生物技术产业区域。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及新华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XINHUA NEWS AGENCY
制作单位:新华社天津分社
联系电话:022-23678092   e-mail:tjxinh
ua@xinhu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