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碧桂园 两校风貌 学校简介 慈善事业 专题上篇回顾 新华网天津地产

对于中国地产界而言,碧桂园一直都是神话的创造者。2012年是碧桂园成立20周年。作为全国地产十强的企业,碧桂园已拥有20年“造城”经验,足迹遍布于17个省市及海外地区。每到一座城市,碧桂园势必会掀起一股楼市热销的神话,在当地老百姓心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碧桂园已成功开发逾100个高品质地产项目,获得近30万业主的一致肯定而成为“造城专家”,而且还在不断给更多人带来五星级幸福生活! 是什么让碧桂园能有今天的成就;又是什么项目让亿万业主为之沉醉和追捧;对于这个神话般的企业,您又了解多少?新华网天津房产频道值此碧桂园成立20周年之际,隆重推出系列专题“碧桂园 辉煌20年”,为您揭开碧桂园的神秘面纱,带您走进“造城专家”碧桂园。

国华纪念中学——独一无二的慈善中学

国华纪念中学创办于2002年9月,是碧桂园控股集团公司创始人杨国强先生捐资依法兴办的全国第一所纯慈善、全免费、全寄宿民办高级中学,面向全国招收家庭生活贫困,学习成绩优异,素质超群的初中毕业生。

杨国强先生说:“我不忍看天地之间仍有可塑之才因贫穷而隐失于草莽,为胸有珠玑者不因贫穷而失学,不因贫穷而失志,方有办学事教之念。我敬爱的兄长杨国华一生勤励睿勉,业学品性为世所景仰。"国华纪念中学"的创立,或可告慰我父兄在天之灵。”

国华纪念中学占地99000平方米,学校建筑面积18575.2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65575平方米,绿化率66%。学校设计规模为12个教学班,可供600名学生在校学习。建有藏书室、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图书馆、心理咨询室、形体训练室和计算机网络中心等功能室,音乐室、美术室、历史室、地理室等专业教室,学校建有400米跑道的标准运动场1个、篮球场4个、排球场4个以及羽毛球场两个。建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6个,实验仪器设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入读国华纪念中学校的学生将无偿获得读高中、上大学的机会,学习生活费用全免。只要他们愿意与能力允许,他们还可以继续获得创办人杨国强先生的资助,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国华学子唯一要签订的是一份不具法律约束力的“道义契约”:今后学有所成之时,尽他们所能回报社会。在校期间学校负责一切生活学习的费用,一切生活品均由学校提供,包括鞋袜内衣等,并每月发给每位男生40元,女生60元的零用钱。对考上各类本科大学的学生,每年还发给11000—15000元的奖学金,资助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对在大学期间成绩优异,获得大学各种奖励的学生,再给予特别奖励。对个别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经过学生申请,学校管理委员会批准,还可以为其家庭每年提供一定数额的经济资助。

国华纪念中学招收学生需要具备三个硬性条件:一要经过当地政府部门或慈善机构确认推荐的家庭贫困生;二是该生必须基本成绩优秀;三是个人品学素养好。在学生自己报名和各地推荐基础上,6月28日-7月18日学校对学生的报名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者,由学校发给来校面试通知书。参加面试学生乘坐火车(不含卧铺)、汽车、轮船的往返路费以及在面试期间的食宿费用,均由学校承担。经过初审、面试和笔试,由招生专家组确定最终录取名单。

国华纪念中学优异办学成绩同样得到了上级教育部门的充分肯定。学校先后被批准为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思想教育实验研究实验学校、佛山市一级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并荣获顺德区先进学校、顺德区“十佳”民办学校称号。2011年学校成为佛山市唯一一所校长实名制推荐上北大的学校。

广东碧桂园学校——国际文凭组织(IBO)成员学校

IB国际学校诞生于1992年的碧桂园,在房地产开发的链条上,几乎亲自扮演了上下游各个产业的所有角色,以确保该集团能够长期赚取开发链条中的每一笔利润。谈到碧桂园在房产链条上的角色扮演,不得不提到一位“导演”——王志纲。

其实,在碧桂园的发展道路上,这个团体走的并不是一帆风顺,在机遇到来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境。一个偶然的机会,时任碧桂园总裁的杨国强结识了当时还在新华社华南分社就职的王志纲,这位后来名噪一时的城市营销专家建议杨国强在碧桂园里兴建一所贵族国际学校,借以拉动有钱人来此置业,以此来缓和所面临的资金压力。碧桂园国际学校就在这个背景下兴建起来了。碧桂园集团原来的主打项目是房地产,经王志纲重新定位后,改建碧桂园贵族学校,曲线救国,引来了诸多富豪的公子千金入学读书,从而导致周边的地产升值,碧桂园的别墅销售由滞转畅,顺利套现,成为后来房地产的样板。小盘造势,中盘造街,大盘造城,就是从碧桂园开始的。

广东碧桂园国际学校由顺德碧桂园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于1994年9月投资创办,是一所非营利性的全寄宿制民办学校,面向全国各地(含港、澳、台)、外籍人员招生,现有4000多名学生,500多名专业教师。学校1993年12月经广东省教育厅动工兴建,并于1994年9月4日正式开学。学校座落在顺德市北滘镇中国最大的花园别墅群──碧桂园中心,占地26万平方米。整座学校依山傍水,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学生理想的学习园地。

学校非常注重教师队伍师德建设,实施“四个留人”工程,即办学思想留人,改革创新留人,以情动人留人,福利待遇留人。学校以全国最高的福利待遇招聘并留住优秀教师。IB国际学校设有IB国际幼儿园、双语中国部、IB国际部、留学生部,以“学会做人”为核心,开展理想立志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孝顺父母教育,与人相处教育,栽培学生领袖。IB国际学校办学宗旨是育名生,出名师,创名校。碧桂园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有响亮的校训,有严格的校风,有象征发展个性的校徽,有反映学校特色的校旗,有催人奋进的校歌,有醒目的校服,全校集会有庄严的仪式,每年定期举办科技节、体育节和艺术节。

创办之初的“十年规划”是创办多元化国际学校,成为一所拥有多国学生、多国教师、多国课程、多国文化的,致力于培养未来国际型成功人士的中国名校和世界名校。到今天,碧桂园的十年规划早已完成。二十年来,碧桂园参与各类公益慈善活动,不断探索和创新出适合国情的公益与教育的慈善模式和思路,并将这种慈善理念贯穿社区文化。

2001年,国际文凭组织(IBO)正式授权广东碧桂园学校实施IBMYP中学和IBDP大学预科项目,成为当时国内唯一一所拥有双项目的IB国际学校,被誉为“中国民办教育的领跑者”。为中国教育事业树立了光辉典范。

达则兼济天下

许多人知道碧桂园和杨国强,也许是因为他总是能创造“卖房子如卖白菜”的奇迹,也许是因为2007 年他曾经一手将女儿杨惠妍打造为“亚洲首富”,但是很少会有人了解,从上个世纪90 年代起,他就已默默从事慈善事业,截止2012年4月1日,碧桂园在各类公益事业的捐款已超过16亿元,在教育、扶贫、医疗、救灾等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在这些领域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授人以渔”、“亲力亲为”等造血式扶贫模式。

杨国强与慈善事业的缘分,要从多年前说起。他自幼家贫,中学时因为没钱交学费而退学一年。政府最后给他免了7 元的学费并发了2 元的助学金,他才能中学毕业,这让他深怀感激,称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9 元钱。为了回馈社会,至今杨国强及其家人已经为慈善事业捐款近16亿元。从9 元到16 亿元, 杨国强形象地诠释了“滴水恩,涌泉报” 的含义。

1997年,杨国强开始匿名资助广东省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并以母亲的名字设立了“仲明助学金”。直到2007年碧桂园在香港上市时,杨国强作为“仲明助学金”资助人的身份才不得不公开,为公众所知。

2002年,杨国强创立了以全免费教育援助贫困高中生的国华纪念中学。每年有近2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贫困而优秀的孩子在这所学校奋发学习,他们中的一些人升入北大、清华等一流大学。

2006年12月,杨国强先生积极参与国务院“雨露计划”,2007年斥资7000多万兴建国良职业培训学校,这是一所为中西部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刻苦耐劳的退伍军人设立的全免费学校。该校是国务院扶贫办授予的“雨露计划”示范基地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务部授予的全军退役士兵职业培训和就业示范基地。众多复员士兵在国良职业培训学校毕业后,走上社会不同行业和岗位,而其中又有不少人进入到碧桂园这个大家庭,开始新的工作和生活。

从2007年起,对四川马边、甘洛两县进行帮扶,每年帮扶投入资金5000万元,四年共2亿元。扶贫开发工作的资金,主要用于贫困人口搬迁,村道建设和职中及小学教育等方面。

2007年底,杨国强向清华、北大各捐赠3000万元,设立不动本“国华杰出学者奖基金”,用以吸引优秀教学科研人才,奖励在学术研究方面对国家、社会、人民生活做出突出贡献的清华、北大学者,促进学校全面发展。捐赠中山大学3000万元,设立不动本“中山大学国华讲座教授基金”,用于招揽世界顶尖级的人才,为中大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注入强大力量。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杨惠妍小姐以个人名义向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款1000万元,委托该基金会设立“汶川地震孤儿救助基金”,用于救助在这次四川地震中痛失双亲的儿童(后救助范围扩大至受灾少年儿童)。

四川灾区有近14000名学生因校舍毁坏而无法上课,杨国强获知情况后,个人捐资接收汶川桑坪中学1500余名师生前来广东异地复课。这是新中国教育史上首次整校大规模跨省复课,受到广东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2010年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在3月向顺德第一人民医院捐款3000万元,同年11月向顺德教育基金捐款500万元,用于支持顺德教育事业的发展。

2010年,广东省将6月30日定为“扶贫济困日”,开始全省范围的扶贫攻坚。杨国强开始将慈善的目光转移到自己的“根据地”。当真正了解粤北山区的贫苦现状后,杨国强也坦言“未曾想到”,于是他承诺,分四年捐赠2亿元用于广东各类扶贫济困慈善项目,其中5000万元用于粤北贫困山区的定向扶贫。山区扶贫重在综合调理,整村改造,并以产业脱贫。

在杨国强的带领和感召下,碧桂园积极倡导“感恩传递”和“授之以渔”的慈善理念,致力于慈善模式创新。多年来,碧桂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美好”的企业使命,开创了一个个透明高效的慈善模式,使无数贫困学子和群众受益。

杨国强先生说他特别喜欢德兰修女的那几句语录:“即使你把你最好的东西给了这个世界,也许这些东西永远都不够,不管怎样,把你最好的东西给这个世界!”“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他一直把今天的成功归功于改革开放的阳光机遇和社会的佑助,他相信这个社会的明天会更好。在他的慈善王国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已成为信仰,爱心在传递,感恩在传递。

图说慈善大事记
“心系教育 你我同行”
2010顺德教育基金百万行
2010年向顺德第一人民医院捐款三千万
“台湾地区失学原住民
学童计划”荣获中华慈善奖
2008年杨国强及杨惠妍获
2008年度中华慈善奖特别贡献奖
2010顺德教育基金捐款500万
2010顺德教育基金百万行
汶川桑坪中学
碧桂园异地复课项目
汶川地震碧桂园捐款现场
获第九届中国慈善排行
榜“年度十大慈善企业”荣誉称号
获第九届中国慈善排行榜
“年度十大慈善企业”荣誉称号
2010顺德教育基金百万行
“心系教育 你我同行”
2010顺德教育基金百万行
汶川地震碧桂园捐款现场
2010年向顺德第一人民医院捐款三千万
获第九届中国慈善排行榜
“年度十大慈善企业”荣誉称号
2010顺德教育基金捐款500万
2008年杨国强及杨惠妍获
2008年度中华慈善奖特别贡献奖
汶川桑坪中学碧桂园异地复课项目
策划:新华网天津地产频道 监制:高尔超 设计制作:崔瑞军 编辑:石春苹 张静 郭玉 刘曼 马静 声明: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