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河流域有哪些之最 |
|
你知道海河流域有哪些之最吗?据海河水利委员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海河流域在历史文化、政治经济、自然风景、工程设施等方面的之最约有上百个之多,是开展旅游和教育后人的胜地。
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即3.1415926-3.1415927之间)的我国古代大数学家祖冲之(字,文远,范阳遒)就出生在海河流域(今河北省的涞水)。另外,祖冲之还编制了《大明历》,第一次将"岁差"引进历法,提出在391年中设置144个闰月。他博学多才,造诣很深,为我国及世界数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地质自然保护区坐落在天津市蓟县。1984年10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天津市蓟县中、上元古界地质剖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个保护区位于蓟县的北部山区,长达20多公里,剖面自然露头极好,岩层几乎全部裸露,剖面构造和生物保存完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中、上元古界地质剖面之一,它反映了距今19亿年至8亿年的地质演化历史,是研究地质演变的最好证据。
我国延伸最长的太古代地体分布带,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太古代(约45亿年前)地体分布带,最早在河北省迁西县太平寨地区发现。该地带从内蒙古自治区的大青山,经山西省的阳高,北京市的密云,河北省的迁西、迁安和平泉,一直延伸到辽宁省的凌源、抚顺和新金,横贯海河流域的北部地区,全长1000多公里。
我国落差最大的瀑布是云台山瀑布,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北部山区、太行山南麓,高312米。
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是清末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小屯村"殷墟"发现的,"一片甲骨惊世界"。自清末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发现第一片甲骨文后,100多年来从"殷墟"先后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片。甲骨文片上记载着殷商王朝的祭祀、田猎、征战、年岁、天象、农事、王事等各方面的情况,为研究商代的历史提供了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我国第一座大型水库--官厅水库坐落在北京市西北部的80公里处,是治理永定河的重点工程。这项工程于1951年10月开工,到1954年5月建成,总库容22.7亿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供水为主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官厅水库的建成,不仅基本控制了永定河山峡以上的全部洪水,而且还成为北京重要的水源之一。
我国第一条人造"天河"--红旗渠坐落在河南省林县(今称林州市),这是当地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取得的伟大硕果,为改善当地生存和生产条件,发展经济,建设美好新家园发挥了重要作用。林县地处太行山东麓,过去水资源非常匮乏,每遇干旱之年,人畜饮水极其困难,当地百姓世代盼水欲穿。为摆脱干旱缺水的桎梏,1960年,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决定在太行山腰开凿引水渠,从山西省平顺县把漳河水引入林县,渠名取为"红旗渠"。这项工程历时近10年,全长1500多公里,是人民改造山河的一个壮举,被誉为人造"天河"。(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