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首页 | 天津频道 | 天津政务 | 今日要闻 | 经济新闻 | 社会新闻 | 体育新闻 | 天津图片 |
旅游步入“个性年代”
“自由行”:旅游新时尚 在外企工作的沈小姐元旦和老公一起到海南来了个“二度蜜月”。不过,这一次他们没有参加几日游的旅行团队,而是来了个“自由行”。朋友的推荐加网上的查询,沈小姐选中某旅行社来安排他们为时近一周的休闲度假。 在海南三亚最美的亚龙湾,订了一间五星级酒店的海景房,在房间里就能眺望蓝天碧海。两个人一住就是六天,椰风海韵玩了个够。 以往也参加过旅行团队的沈小姐,觉得跟团太受限制,每天从早到晚“急行军”般地看这看那,“跟军训似的”。“哪像我们这么自由,去和回的时间自己定,酒店自己选,每天睡到上午10点才出去玩,赶上外面下雨,就在房间里看雨中海景。”沈小姐谈起她的选择不无得意,“游资”花了上万元,她也认为值得。 曾几何时,旅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件奢侈和隆重的事。人们随旅行社组团出行,无非是一为省钱,二为省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旅游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待旅行的要求也就五花八门起来,于是乎顺应市场推陈出新也就成了旅行社的新课题。 “自由”虽好,但是价格偏高。一次完全随意的旅行,如果委托旅行社安排,其价格要介于自行前往和团队游的价格之间。一般来说,假设行程天数标准完全一样,“自由行”要比“团队行”价格高出20%—40%左右。 并非任何地方都在“自由”之列,目前国内只有相对成熟的旅游目的地才适合这样的“玩法”。例如三亚、深圳、北海、昆明、丽江、厦门等,而对一些偏远的、旅游设施不完善的地区,游客还是参团为妙。 旅行社面临“个性”考验 一位经营国内旅游的业内人士曾发感慨,如今旅游市场上竞争激烈、生意难做已是共识。在完全的买方市场下,只要客人想去、能去,我们就应该能够为他提供服务。 不过,尽管不少从业者对这种新的赚钱方式跃跃欲试,但是推出这样“一对一”的服务,对于旅行社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考验。首先,这种服务超越了以往旅行社坐等顾客上门报名的模式,而是要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为其进行个别的服务。而且“自由行”这样的“个性化旅游产品”,和一般意义上的只管订票订房的“自助”服务不同,旅行社还需提供咨询和帮助策划之类的服务。如此一来,工作量大、花费精力多不说,还要求工作人员对产品的了解和服务意识都要更胜一筹。收一个这样的“散客”比收一个“团队客人”得来的利润要高,但是相对于所花费的人力来说,利润并不高。 而且,开展这方面的服务也对旅行社的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谁在航空、旅店预订方面的能力更高,拿到的价格更优惠,谁就能在市场上得到更大的份额。 个性化旅游市场仍需培育 业界人士认为,目前国内旅行社间的竞争只是低层次的竞争,是在独木桥上打价格战。另一方面的现实却是,中国有相当一部分人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旅游产品。毕竟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对旅游都有着不同的要求,价格、节奏、质量、时间,各人的承受能力也不一样。中国的旅游模式基本上是一种“半军事化”的团队模式,而缺少个性化的市场细分。 应运而生的“个性化旅游”在中国尚处于萌芽期。随着信息化的进程及电子商务的广泛运用,游客自行设计和订制旅游方案将越来越便捷,而唱主角的仍然会是旅行社,因为机器无法代替人。从人的心理需求上来看,再好的服务也需要面对面的感情交流。因此一些有实力的旅行社应该去努力开拓这个很有潜力的市场。只不过,这将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来源:生活时报
|
||
天津频道|出行指南|津城美食|平安药箱|旅游景点|娱乐在线|扮靓家居|百姓百货 |
CopyRight:XINHUA
NEWS AGENCY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天津分社网络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