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周到现在,气温变化较大,忽冷忽热,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加注意。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南开中医院医师杨俊燕、营养师刘艳君提示,季节交替,不同人群应从穿衣、饮食等方面进行适当调整,避免出现身体不适。
孩子穿衣要合理
每年初春的时候,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给孩子搭配衣服。一些家长担心孩子抵抗力弱,加上“春捂秋冻”的传统观念,总会给孩子穿上较厚的衣物。但是在参加体育活动或者到了中午时段,孩子很可能会出汗,如果不能适当脱去部分衣服的话,还可能因此感冒。
建议家长在孩子的书包里放一件马甲,每天出门时可以穿稍厚一些的外套,里面的衣服可以稍薄一些,到学校脱掉外套后,换上马甲一般就没有问题了,因为马甲能够很好地保护孩子肚子和肩膀等部位不受凉。
上班族饮食避免生冷油腻
这段时间气温忽高忽低,在气温上升的时候,很多年轻人可能会感到燥热,过早地食用冷饮冷食。虽说春季气温回升,但也不要过早食用生冷食物,很容易引起肠胃不适或者腹泻,对身体也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同时,也尽量避免过多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
春季人体的新陈代谢会有所加快,尤其是上班族,工作忙碌导致日常所需的能量增加,所以身体对蛋白质、糖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的需求也会变大。因此饮食方面一定要合理搭配,除了吃主食、蔬菜、水果之外,还可以增加一些豆制品、乳制品等。
老人注意保暖谨防基础病
春季气温变化大,每次冷空气来袭都会造成温度大幅度下降。对于一些患有基础病,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老年人,防寒保暖十分重要。
首先,老年人不应该过早地脱去冬天的衣服,而是应该继续保持衣服的厚度。因为在清明节到来之前天气都是不稳定的,如果过早换掉冬衣可能会引发身体不适,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引发心绞痛、急性心梗等疾病。其次,春天还应该注意足部保暖,养成每天泡脚的习惯能有效帮助身体迅速升温,促进血液循环。脚部的穴位很多,而且是人体的末梢,所以在睡觉前用热水泡脚会有效地带动足部的血液流动,有助于夜晚睡眠。最后,防寒保暖并不代表不出门。在阳光充足的时候,建议老年人适当进行室外锻炼,晒太阳、散步、打太极拳都是不错的锻炼方式。(李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