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部分餐饮门店恢复堂食,不少市民选择外出“尝鲜”。5月3日,记者走访多个饭店发现,文明餐桌理念在疫情防控期间更深入人心,使用公筷和“光盘行动”基本普及,各餐饮企业通过限制就餐人数、顾客隔桌就坐等方式,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公勺公筷更美“卫”
记者在汉沽地区的东风北里、新开中路沿线各大饭店门前看到,各饭店都在店门口的醒目位置放置了“堂食须知”的牌子,写明堂食限制接待的桌数、每桌限定的人数,以及“光盘行动”“用餐请使用公筷公勺”等内容。不少饭店还在桌上放置“用餐位”“隔离位”的指示牌,提醒顾客隔桌就座。
“欢迎光临,请测量体温,登记下个人信息。”3日中午,位于新开路的一家烤鸭店,入口处的工作人员对打算进店就餐的顾客说道。进入门店内,记者看到,有几桌客人正在用餐。原本容纳10人用餐的圆桌仅摆放了5张座椅,且每张桌子的间隔距离达到了1米以上。在该店,记者注意到,每张餐桌上均备有公筷和公勺。
“终于可以堂食了,很激动。不过作为商家来说,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防疫消杀工作的落实方面。”该餐馆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日常的消杀、通风,他们给每桌前来就餐的客人都准备了公筷公勺,很多市民都会自觉使用。
“使用公筷公勺,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采访中,市民韩先生表示。
剩菜“打包”蔚然成风
“4个人,两个菜,够吃就好。”在一家海鲜餐厅,正在就餐的市民韩征告诉记者,他家住在河西区,利用假期带着孩子和岳母一起到汉沽街采摘草莓。玩了半天,中午就找了这家在网上评分很高的餐馆就餐。
记者看到,这家店内的墙面上明显设有“光盘行动、拒绝浪费”“不剩菜、不剩饭”等宣传牌,时刻提醒顾客践行“文明餐桌”行动。“为了响应‘光盘行动’,我们还会为有需求的顾客提供半份菜和免费的打包服务。”餐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半份菜的推出颇受消费者青睐,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浪费现象的出现,提升了餐桌文明。
“吃不完的都会打包带走。”正在就餐的市民倪先生说,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观念也渐渐转变了,打包不再是“丢面儿”的事,反而让人觉得很文明。(刘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