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8月14日电(记者周润健)近日,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与抖音短视频共同发布了《短视频与社会创新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短视频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个体微创新被看见、被记录、被分享、被认同,这种普惠的共享共创,高效聚合、感召了范围更大、程度更深的群体创新,从而助力了社会整体创新。
《报告》指出,相比文字、图片、长视频,短视频是一种更为丰富的、更具分享精神的文化语言、知识系统与信息方式。在抖音记录美好生活,实质上是在全民参与协作、搭建一个共享共创的短视频生态。在这个生态内,每个人的微小创见都可以被看见,从分享到共享,从独创到共创,从传播的可见到创新的可见,短视频照亮了每一个人都有的创新种子。
数据显示,2018年,抖音平台上城市相关视频超7900万条、播放量超2200亿、用户点赞超70亿次;截至2019年5月,抖音平台上传统文化相关短视频超过6500万条,累计播放量超过164亿次,累计点赞数超过44亿次;截至2019年6月,抖音平台上粉丝过万的泛知识类创作者有近3万名,累计发布泛知识类内容超过644万个,累计播放量近6600亿。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晓红指出,生产者、传播者、使用者延展出全新的交互传播轨迹,记录着自我的成长,映射出社会的变革,展现了社会进步与国家发展所呼唤的社会创新动能、文化开拓路径与数字素养能力。未来,“短视频+”成为常态,多元主体协同参与,跨界融合愈发显著,随着相关政策规范体系更加完善,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基于短视频的共享共创继续向跨界化、场景化、协同化、专业化等方向迭代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