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天津10月30日电(记者徐思钰)29日上午,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志军介绍,“十四五”以来,天津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现“四个更”。
一是河海共治“水更清”。“我们坚持以总氮治理与管控为重点,一体推进陆上、岸边、海上污染防治。”李志军说,2024年,12条入海河流保持稳定消劣,总氮平均浓度比“十三五”末下降9.9个百分点,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72.6%,比“十三五”末提升2.2个百分点。今年水质改善趋势更加稳固。
二是多措并举“滩更净”。李志军介绍,天津持续开展海洋垃圾清理专项行动,针对港口、码头、滩涂、岸堤等重点区域,运用无人机、遥感等手段定期扫描,组织集中清理。厘清压实海洋垃圾治管责任,建立监测、拦截、收集、打捞、处理体系,常态长效净滩清漂。开展“美丽海湾,我在行动”洁净岸滩志愿服务项目。“十四五”以来,天津重点湾区垃圾密度下降80%,达到美丽海湾的“清洁”标准。
三是生态修复“湾更美”。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推动实施16项重点生态工程,持续开展增殖放流,投放人工鱼礁。渤海湾已经成为候鸟迁徙的“温馨驿站”,北大港湿地花脸鸭,潮白新河入海口白琵鹭、东方白鹳,临港生态湿地公园震旦鸦雀,让渤海湾生态画卷更加灵动。
四是逐绿前行“人海更和谐”。中新天津生态城南堤步道、东疆亲海公园、临港岸线公园建成开放,吸引八方宾客纷至沓来。中海油海洋环境应急基地、国家渤海湾海洋监测基地落地我市,海洋环境应急能力进一步提升,群众临海亲海的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李志军表示,将继续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强化总氮治理与管控,试点推进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持续加强岸线生态保护修复,奋力推进全域美丽海湾建设,以更高质量、更加安全的海洋生态环境,支撑天津海洋经济做大做强,保障群众舒适临海体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