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天津9月11日电(记者徐思钰)记者近日从天津市水务局获悉,“十四五”期间,天津市水务部门抓住中央资金支持水利建设重要机遇,大力推动农业灌排体系建设,先后完成武清区、宝坻区、蓟州区等3个涉农区13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实现取水、输配水、田间供水全过程节水,累计改善灌溉面积57万亩,新增年节水能力728万立方米,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约2756万公斤,为保障天津市粮食安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大中型灌区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天津共有大型灌区1处,中型灌区29处。为了更好地发挥大中型灌区节水增效作用,“十四五”时期,天津市水务部门将农业灌区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水环境整治相结合,对武清区南蔡村、大碱厂等13处中型灌区实施节水改造,新改建灌排泵站(点)220余处,桥闸涵等渠系建筑物560余处,清淤、衬砌干支渠77公里,进一步完善各灌区灌排工程体系,打通农业灌溉“最后一公里”,显著提升灌溉保障能力。
据悉,为加强灌区运行管理,保障基础设施长效运行,天津市水务部门还先后印发《天津市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维护工作指导意见》等制度规范,指导各涉农区高质量开展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维护工作,保障工程设施长效运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