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中小学昨天迎来秋季学期开学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委了解到,昨天,本市新开通的11条通学专线同步投入运营。截至目前,今年全市已累计开通20条通学专线,超额完成“全年开通10条通学专线”民心工程目标,全市已累计备案开通通学专线52条,有效解决了我市学生上下学出行难题。
据了解,通学专线作为天津市2025年民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解决民生问题的务实举措。
本次新开通的线路中,有2条位于红桥区,主要服务八十九中学、新华中学;有9条位于滨海新区,主要服务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校区)、新华北岛学校、北师大附校、滨海小学等。这些线路根据学生居住分布和学校位置,量身定制行车路线,实现了“家门口到校门口”的一站式直达服务,大大减少了学生上下学途中换乘次数,节约出行时间的同时也降低了交通安全风险。
为提升通学专线服务质量,我市公交运营企业从车辆调度、人员配备、安全管理等多方面制定专项保障措施。本学期,市公交集团在原有35条通学专线恢复运营基础上,还开通了八十九中、新华中学和苑校区、天骄高级中学3条通学专线。
昨天6时,负责八十九中首条通学专线运营保障任务的驾驶员刘彦海早早来到车队,对车辆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电路及轮胎进行例保检查,并仔细核对乘车学生名单。他告诉记者:“送40多名学生上下学,我心里的安全弦绷得紧紧的,开学前我已经在运营路线跑了好几趟,早高峰哪段路容易堵车、哪个路口行人多,都提前做好了攻略。”
天津公交巴士公司运业部部长郭立山表示:“我们新增的2条通学专线结合学校和学生家长新需求做出了优化调整,选用了配有置物架、座椅宽敞的旅游版车型,方便放置书包和随身物品,让孩子们上下学更舒适。”
在优先调配车况良好、舒适性高的公交车辆基础上,公交企业还统一张贴通学专线标识,便于学生及家长识别。
“依托三级智能调度系统,我们实时监测流量变化,重点关注大型居民区、学校集中区域周边的车辆载客率和运营间隔,灵活调整车辆间隔。”市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秋季天气特点,该集团还提前做好驾驶员培训,针对性做好对学生乘客的延伸服务。
“全年开通10条通学专线是今年的民心工程承诺。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群众需求比预期更迫切。”市交通运输委公共交通处相关负责人透露,该委为此会同市教委、市公安交管局、公交运营企业等深入全市20多所学校、50多个社区,走访了上千户家庭,详细了解学生出行需求。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备案开通通学专线52条,可满足红桥、西青、宝坻、滨海新区等地的学生上学问题。下一步,该委将联合相关部门持续优化通学专线网络,扩大服务覆盖范围,不断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品质,让更多学生和家庭享受到便捷、安全的出行服务。(记者 苏晓梅 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