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 > 信息 > 正文
2023 12/08 19:38:46来源: 国网天津电力

融入生态画卷 描绘能源新篇 国网天津电力助力中新天津生态城开发建设15周年侧记

信息 2023-12-08 19:38:46    来源: 国网天津电力
字体:
分享到:

  清水碧波、临海听涛、蓝绿交织,永定新河岸边风力发电机转动,一座橙红色的彩虹桥连接起中新天津生态城与滨海主城区。今年完成夜景灯光改造的彩虹桥,光影灵动、七彩变换,拉升了生态城的颜值,点亮了幸福的回家路。

  今年是中新天津生态城开发建设15周年。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持续推进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天津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协议落地,创新推动能源绿色转型,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打造滨海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区,服务能源革命先锋城市建设,为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示范”要求作出电网贡献。

  智能电网 起步早、基础强

  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将中新天津生态城确定为第二批坚强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2010年4月,滨海新区和畅路110千伏智能变电站正式开工建设,正式拉开国网天津电力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序幕。

  这项在当时国际上覆盖区域最广、功能最齐全的工程,历时17个月建设完成,受到了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通过该工程,国网天津电力取得了“智能配用电园区技术集成研究”等3项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实现15项省部级及以上重大科技项目落地。

  对比和畅路智能变电站的名字不难发现,2019年4月投产送电的游乐港110千伏智慧变电站,“智能”向“智慧”的一词之变,印证了国网天津电力推动能源革命的眼界思维与手段方式的深刻转变。

  蓝顶白墙的游乐港110千伏智慧变电站,表面看起来和普通变电站并无区别。但在这里,国网天津电力攻克微功耗状态感知、缺陷智能诊断、一键顺控等多项技术,在站内部署了6大类1508个感知终端,实现对站内设备状态和外部环境状态的全息感知。变电站旁是储能容量达10兆瓦时的海旭道储能电站,能够为电网提供调频、调峰、调压等多种辅助功能,也能够为周边居民提供紧急备用电源,与智慧变电站共同打出智慧能源“组合拳”。

  配电网是电网的“神经末梢”,连接着电力主网和千家万户。2022年11月,国网天津电力在生态城旅游区试点建设10千伏“雪花网”,并于今年11月建成投运第二批10千伏“雪花网”。

  “相比传统10千伏电网,‘雪花网’在单环网、双环网等基础上,升级为更可靠的‘雪花形’电缆主干网,供电可靠率进一步提升,电网使用效率提升近30%。”国网天津滨海公司“雪花网”建设负责人徐晖介绍,通过建设“雪花网”,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策略可以更加多样化,分布式新能源、电动汽车等带来的潮流波动在“雪花网”线路间也更加平滑。

  如今,这座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新城实现了集中式清洁能源和分布式电源的友好并网,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例达45%,供电可靠性达到99.999%,吸引了超15万百姓在生态城宜居兴业。

  绿色示范 亮点多、可推广

  建设智慧能源小镇是国网天津电力推动能源智慧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

  自2019年5月开始实施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惠风溪小镇和北辰产城融合区的大张庄小镇,分别打造了“生态宜居型”和“产城集约型”智慧能源小镇。2021年3月16日,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暨天津智慧能源小镇成果发布会举办。会上,国网天津电力全面总结了小镇建设中形成的“10+10”创新成果,发布了《天津智慧能源小镇》白皮书。

  远眺惠风溪智慧能源小镇,正坐落在中央大道一侧的“零能耗小屋”格外惹人注意。它通体洁白,屋顶整齐排列着60片共计20千瓦的光伏板,发出的绿色电能可满足小屋内所有电器运行的全部用能需求,实现全年恒温恒湿、“零能耗”运行。

  “当前总负荷1.43千瓦,发电量14.62千瓦,其中8.73千瓦反馈给电网其余电能储存到储能电池中。”零能耗建筑运行管理系统上实时显示着小屋当前运行状态。由国网天津电力自主研发的多端口能量路由器是小屋的“中枢”,能够智能化控制电网、光伏、储能装置和屋内电器间的能量传输。

  如今,“零能耗小屋”理念已在中新天津生态城不动产登记中心落地应用,成为天津市首个实用化、规模化的零能耗建筑,也被称作“零能耗大屋”。

  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不动产登记中心,用能主要来自“一天一地”。在建筑屋顶,总计2200平方米的光伏发电板提供源源不断的太阳能;在建筑地下,44口120米深的地热井供应充足的地热能。整个建筑通过绿色产能、灵活储能、按需用能、智慧控能、高效节能等多种技术叠加和系统集成,做到全方位监测、协调能耗,实现了零碳运行的目标。

  “中心每年可节约17.2万千瓦时电,能源自给率达112%,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9吨,相当于种树3000棵。”国网天津滨海公司营销部员工魏显鉴介绍,从智能供电营业厅到“零能耗小屋”再到“零能耗大屋”,国网天津滨海公司沿循“低碳-超低-近零-净零”的减碳路径,建设了一批“零碳”建筑、“零碳”社区、“零碳”园区、“零碳”岛等示范,助力生态城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为生态城提供多个智慧用能解决方案,用科技与创新点亮“低碳”新生活。

  创新发展 质量高、空间大

  12月3日,正值周末,中新友好公园内游人如织。公园停车场内,新能源汽车车主王先生正在寻找充电桩补能。过程中,他遇到了正在测试自动送电机器人的国网天津滨海公司营销部市场拓展工李少雄。得知王先生的情况后,李少雄就近召唤自动送电机器人,蓝白相间的机器人缓缓驶来、平稳停下,手动插上充电枪后,为王先生提供了应急充电服务。

  这款由“时代楷模”“改革先锋”张黎明带领团队研发的自动送电机器人,应用了自动驾驶技术,能够按照导航信息自主行驶至指定地点,利用自身储能模块为车辆提供充电和应急救援服务。

  “中新友好公园成了网红打卡地,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随之增长。在周末,我们临时将自动送电机器人部署到这里,延展了固定充电桩的服务半径,充电方式也更灵活便捷。”李少雄介绍说,这种自动送电机器人具备交直流充电接口,最大充电功率在20千瓦,按照应急状况下一台车充5度电来计算,最多可以为7台车提供应急救援服务。

  今年7月,自动送电机器人首次在天津滨海于家堡双碳创新充电站使用。作为天津市场景最全的公共充电场站,于家堡双碳创新充电站共建设77个充电车位,包括自动送电机器人在内,该站还部署了自动充电机器人、移动共享充电桩、共享能源箱等“数字员工”,能够实现自动充电、上门充电、共享充电等个性化需求。未来,这些智慧化的充电场景还将在生态城测试应用,为市民带来更多全新的充电体验。

  创新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2017年以来,张黎明率领创新团队联合科研院所,逐步开展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经过多年技术攻关,攻克了精准定位、自主规划、智能控制和安全防护等4项关键技术,研制出人工智能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系列产品,有力解决了传统人工配网带电作业安全风险高、工作强度大等挑战。

  此外,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还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建立国内首个专业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生产、试验和实训基地,实现了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的产业化推广,相关系列成果被院士专家组鉴定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已升级到第四代,并在全国20多个省份推广应用,累计替代人工作业超过5.7万次,引领了带电作业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面向未来,国网天津电力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扛牢电网责任,把“十项行动”落到实处,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拓展双碳落地示范,提供绿色发展动能,做强绿色发展引擎,不断提升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发展“含金量”与生态“含绿量”,为打造生态之城、智慧之城、幸福之城的大美画卷增色添彩。

【责任编辑:李培】